一覧に戻る

晉書卷十四 志第四

   地理上  總敘 司州 兗州 豫州 冀州 幽州 平州 幷州 雍州 涼州
  秦州 梁州 益州 寧州


……(略)……


……始皇初幷天下,懲㣻戰國,削罷列侯,分天下為三十六郡。……於是興師踰江,平取百越,又置閩中、南海、桂林、象郡,凡四十郡,郡一守焉。……武帝開越攘胡,初置十七,南海、蒼梧、鬱林、合浦、交阯、九眞、日南、珠崖、儋耳九郡,平西南夷置牂柯、越巂、沈黎、汶山、犍為、益州六郡,西置武都郡,又分立零陵郡,合十七郡。……至平帝元始二年,凡新置郡國七十有一,與秦四十,合一百一十有一。改雍曰涼,改梁曰益,又置徐州,復夏舊號,南置交阯,北有朔方,凡為十三部。涼、益、荆、揚、靑、豫、兗、徐、幽、幷、冀十一州,交阯、朔方二刺史,合十三部。……明帝置一,永昌也。……魏武定霸,三方鼎立,生靈版蕩,關洛荒蕪,所置者十二,新興、樂平、西平、新平、略陽、陰平、帶方、譙、樂陵、章武、南鄉、襄陽。所省者七,上郡、朔方、五原、雲中、定襄、漁陽、廬江。而文帝置七,朝歌、陽平、弋陽、魏興、新城、義陽、安豐。明及少帝增二,明,上庸也;少,平陽也。得漢郡者五十四焉。蜀先主於漢建安之間初置郡九,巴東、巴西、梓潼、江陽、汶山、漢嘉、朱提、宕渠、涪陵。後主增二,雲南、興古。得漢郡者十有一焉。吳主大皇帝初置郡五,臨賀、武昌、珠崖、新安、廬陵南部。少帝、景帝各四,少,臨川、臨海、衡陽、湘東。景,天門、建安、建平、合浦北部。歸命侯亦置十有二郡,始安、始興、邵陵、安成、新昌、武平、九德、吳興、東陽、桂林、滎陽、宜都。得漢郡者十有八焉。

  晉武帝太康元年,旣平孫氏,凡增置郡國二十有三,滎陽、上洛、頓丘、臨淮、東莞、襄城、汝陰、長廣、廣甯、昌黎、新野、隨郡、陰平、義陽、毗陵、宣城、南康、晉安、寧浦、始平、略陽、樂平、南平。省司隸置司州,別立梁、秦、寧、平四州,仍吳之廣州,凡十九州,司、冀、兗、豫、荆、徐、揚、靑、幽、平、幷、雍、涼、秦、梁、益、寧、交、廣州。郡國一百七十三,仍吳所置二十五,仍蜀新置十一,仍魏所置二十一,仍漢舊九十三,置二十三。以為冠帶之國,盡有殷周之土。……


……(略)……

 

  益州。案禹貢及舜十二牧俱為梁州之域,周合梁於雍,則又為雍州之地。春秋元命包云:「參伐流為益州,益之為言阨也。」言其所在之地險阨也,亦曰疆壤益大,故以名焉。始秦惠王滅蜀,置郡,以張若為蜀守。及始皇置三十六郡,蜀郡之名不改。漢初有漢中、巴、蜀。高祖六年,分蜀置廣漢,凡為四郡。武帝開西南夷,更置犍為、牂柯、越巂、益州四郡,凡八郡,遂置益州統焉,益州蓋始此也。及後漢,明帝以新附置永昌郡,安帝又以諸道置蜀、廣漢、犍為三郡屬國都尉,及靈帝又以汶江、蠶陵、廣柔三縣立汶山郡。獻帝初平元年,劉璋分巴郡立永寧郡。建安六年,改永寧為巴東,以巴郡為巴西,又立涪陵郡。二十一年,劉備分巴郡立固陵郡。蜀章武元年,又改固陵為巴東郡,巴西郡為巴郡,又分廣漢立梓潼郡,分犍為立江陽郡,以蜀郡屬國為漢嘉郡,以犍為屬國為朱提郡。劉禪建興二年,改益州郡為建寧郡,廣漢屬國為陰平郡,分建寧永昌立雲南郡,分建寧牂柯立興古郡,分廣漢立東廣漢郡。魏景元中,蜀平,省東廣漢郡。及武帝泰始二年,分益州置梁州,以漢中屬焉。七年,又分益州置寧州。益州統郡八,縣四十四,戶十四萬九千三百。

  蜀郡秦置。統縣六,戶五萬。
成都 廣都 繁 江原 臨邛 郫

  犍為郡漢置。統縣五,戶一萬。
武陽 南安 僰道 資中 牛鞞

  汶山郡漢置。統縣八,戶一萬六千。
汶山 升遷 都安 廣陽 興樂 平康 蠶陵 廣柔

  漢嘉郡蜀置。統縣四,戶一萬三千。
漢嘉 徙陽 嚴道 旄牛

  江陽郡蜀置。統縣三,戶三千一百。
江陽 符 漢安

  朱提郡蜀置。統縣五,戶二千六百。
朱提 南廣 漢陽 南秦 堂狼

  越巂郡漢置。統縣五,戶五萬三千四百。
會無 邛都 卑水 定苲 臺登

  牂柯郡漢置。統縣八,戶一千二百。
萬壽 且蘭 談指 夜郞 毋歛 幷渠 鄨 平夷

  惠帝之後,李特僭號於蜀,稱漢,益州郡縣皆沒于特。李雄又分漢嘉、蜀二郡立沈黎、漢原二郡。是時益州郡縣雖沒李氏,江左並遙置之。桓溫滅蜀,其地復為晉有,省漢原、沈黎而立南陰平、晉原、寧蜀、始寧四郡焉。咸安二年,益州復沒於苻氏。太元八年,復為晉有。隆安二年,又立晉熙、遂寧、晉寧三郡云。

 

  寧州。於漢魏為益州之域。泰始七年,武帝以益州地廣,分益州之建寧、興古、雲南、交州之永昌,合四郡為寧州,統縣四十五,戶八萬三千。

   雲南郡蜀置。統縣九,戶九千二百。
雲平 雲南 梇棟 靑蛉 姑復 邪龍 楪楡 遂久 永寧

  興古郡蜀置。統縣十一,戶六千二百。
律高 句町 宛溫 漏臥 毋掇 賁古 滕休 鐔封 漢興 進乘 都篖

  建寧郡蜀置。統縣十七,戶二萬九千。
味 昆澤 存䣖 新定 談槀 母單 同瀨 漏江 牧麻 穀昌 連然 秦臧 雙柏 俞元 修雲 泠丘 滇池

  永昌郡漢置。統縣八,戶三萬八千。
不韋 永壽 比蘇 雍鄉 南涪 巂唐 哀牢 博南

  太康三年,武帝又廢寧州入益州,立南夷校尉以護之。太安二年,惠帝復置寧州,又分建寧以西七縣別立為益州郡。永嘉二年,改益州郡曰晉寧,分牂柯立平夷、夜郞二郡。然是時其地再為李特所有。其後李壽分寧州興古、永昌、雲南、朱提、越巂、河陽六郡為漢州。咸康四年,分牂柯、夜郞、朱提、越巂四郡置安州。八年,又罷幷寧州,以越巂還屬益州,省永昌郡焉。

 

一覧に戻る

晉書卷十五 志第五

   地理下 靑州 徐州 荆州 揚州 交州 廣州


……(略)……


  交州。案禹貢揚州之域,是為南越之土。秦始皇旣略定揚越,以謫戍卒五十萬人守五嶺。自北徂南,入越之道,必由嶺嶠,時有五處,故曰五嶺。後使任囂、趙他攻越,略取陸梁地,遂定南越,以為桂林、南海、象等三郡,非三十六郡之限,乃置南海尉以典之,所謂東南一尉也。漢初,以嶺南三郡及長沙、豫章封吳芮為長沙王。十一年,以南武侯織為南海王。陸賈使還,拜趙他為南越王,割長沙之南三郡以封之。武帝元鼎六年,討平呂嘉,以其地為南海、蒼梧、鬱林、合浦、日南、九眞、交阯七郡,蓋秦時三郡之地。元封中,又置儋耳、珠崖二郡,置交阯刺史以督之。昭帝始元五年,罷儋耳幷珠崖。元帝初元三年,又罷珠崖郡。後漢馬援平定交部,始調立城郭置井邑。順帝永和九年,交阯太守周敞求立為州,朝議不許,卽拜敞為交阯刺史。桓帝分立高興郡,靈帝改曰高涼。建安八年,張津為刺史,士燮為交阯太守,共表立為州,乃拜津為交州牧。十五年,移居番禺,詔以邊州使持節,郡給鼓吹,以重城鎮,加以九錫六佾之舞。吳黃武五年,割南海、蒼梧、鬱林三郡立廣州,交阯、日南、九眞、合浦四郡為交州。戴良為刺史,值亂不得入,呂岱擊平之,復還幷交部。赤烏五年,復置珠崖郡。永安七年,復以前三郡立廣州。及孫皓,又立新昌、武平、九德三郡。蜀以李恢為建寧太守,遙領交州刺史。晉平蜀,以蜀建寧太守霍弋遙領交州,得以便宜選用長吏。平吳後,省珠崖入合浦。交州統郡七,縣五十三,戶二萬五千六百。

  合浦郡漢置。統縣六,戶二千。
合浦 南平 蕩昌 徐聞 毒質 珠官

  交阯郡漢置。統縣十四,戶一萬二千。
龍編 苟屚 望海 羸𨻻 西于 武寧 朱鳶 曲昜 交興 北帶 稽徐 安定 南定 海平

  新昌郡吳置。統縣六,戶三千。
麋泠婦人徵側為主處,馬援平之。 嘉寧 吳定 封山 臨西 西道

  武平郡吳置。統縣七,戶五千。
武寧 武興 進山 根寧 安武 扶安 封溪

  九眞郡漢置。統縣七,戶三千。
胥浦 移風 津梧 建初 常樂 扶樂 松原

  九德郡吳置,周時越常氏地。統縣八,無戶。
九德 咸驩 南陵 陽遂 扶苓 曲胥 浦陽 都洨

  日南郡秦置象郡,漢武帝改名焉。統縣五,戶六百。
象林自此南有四國,其人皆云漢人子孫。今有銅柱,亦是漢置此為界。貢金供稅也。 盧容象郡所居。 朱吾 西卷 比景

 

  廣州。案禹貢揚州之域,秦末趙他所據之地。及漢武帝,以其地為交阯郡。至吳黃武五年,分交州之南海、蒼梧、鬱林、高梁四郡立為廣州,俄復舊。永安六年,復分交州置廣州,分合浦立合浦北部,以都尉領之。孫皓分鬱林立桂林郡。及太康中,吳平,遂以荆州始安、始興、臨賀三郡來屬。合統郡十,縣六十八,戶四萬三千一百二十。

  南海郡秦置。統縣六,戶九千五百。
番禺 四會 增城 博羅 龍川 平夷

  臨賀郡吳置。統縣六,戶二千五百。
臨賀 謝沐 馮乘 封陽 興安 富川

  始安郡吳置。統縣七,戶六千。
始安 始陽 平樂 荔浦 常安 熙平 永豐

  始興郡吳置。統縣七,戶五千。
曲江 桂陽 始興 含洭 湞陽 中宿 陽山

  蒼梧郡漢置。統縣十二,戶七千七百。
廣信 端溪 高要 建陵 新寧 猛陵 鄣平 農城 元谿 臨允 都羅 武城

  鬱林郡秦置桂林郡,漢武帝更名。統縣九,戶六千。
布山 阿林 新邑 晉平 始建 鬱平 領方 武熙 安廣

  桂林郡吳置。統縣八,戶二千。
潭中 武豐 粟平 羊平 龍剛 夾陽 武城 軍騰

  高涼郡吳置。統縣三,戶二千。
安寧 高涼 思平

  高興郡吳置。統縣五,戶一千二百。
廣化 海安 化平 黃陽 西平

  寧浦郡吳置。統縣五,戶一千二百二十。
寧浦 連道 吳安 昌平 平山

  武帝後省高興郡。懷帝永嘉元年,又以臨賀、始興、始安三郡凡二十縣為湘州。元帝分鬱林立晉興郡。成帝分南海立東官郡,以始興、臨賀二郡還屬荆州。穆帝分蒼梧立晉康、新寧、永平三郡。哀帝太和中置新安郡,安帝分東官立義安郡,恭帝分南海立新會郡。


一覧に戻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