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慶路 縣名宜良 富民 昆明。
沿革古鄯闡國,楚莊蹻留王滇池,卽此地也。漢為昆州,改益州,武侯置建寧郡,蒙氏增築,號拓東城,白人言益城,漢訛為鴨池。其呼宜良曰羅普籠,富民曰利浪。
郡名滇池。 風土佛敎甚盛,《雲南志》:民俗無貧富皆有佛堂,旦夕參禮,一歲之中,齋戒幾半。書有晉意俊秀者頗能-,--人筆-。俗重王羲之,不知尊孔孟。臘月祀祖,歲以--二十四日--,如中州上塚之禮。食貴生,猪牛雞魚皆生醢之,和以蒜泥而食。交易用貝,貝俗呼作𧴩,以一為庄,四庄為手,四手為苗,五苗為索,雖租賦亦用之。椎髻編髮,男子披氊椎髻,婦人不塗澤,髮以靑紗分編繞首盤繫。處子孀婦出入無間,情通私耦,然後成婚。首戴次工。製如漁笠,覆以黑氊,親故雖久別,無拜跪,唯取次工以為禮。 景致碧鷄山,山在城西,峯巒秀拔,為諸山長,俯瞰滇池,一碧万頂。金馬山,俗傳昔有--隱現于-,漢宣令王褒祭金馬碧雞,故二山皆有祠。螺山,在中慶,北望許山,無草木,石深靑色,望之盤旋如螺,然下有深洞,莫可測,嘗有持炬入行二日,阻水而回。玉案山,在滇池西北,佛剎多,笻竹為最,寺僧修行極清苦,有終身不下山者。滇池。又名昆明池,在碧鷄山下,廣三百余里,晉寧、昆陽在池南,而中慶在池北。 名宦張喬,元初四年為益州刺史,時諸蠻叛,喬奏斬長吏奸猾、侵犯蠻夷者九十餘人,三十六部聞之,皆內附。王紀。梁武遣都督益州,時建寧越嶲之地,紀至開通貢獻方物十倍前人。 人物孟獲。獲為夷漢所服,諸葛亮南征,七縱七擒之。獲曰:「公天威也。南人不復反矣。」陳顯達齊永平中為益州都督。
嵩盟州縣名邵甸、楊林。
沿革乃諸葛武侯與蠻酋曾盟之地。蒙氏為長城郡。
晉寧州縣名歸化、呈貢。
沿革卽漢寧州也。蒙氏號陽城堡、歸化縣,蠻名大吳籠。
名宦李毅,晉武以毅為南蠻校尉。卒,夷叛,無救,毅女秀明達有父風。衆推秀領寧州事。固守糧盡,掘鼠食。伺夷怠,擊之,卒能保完。今有廟在晉寧州,貼金蓋萬兩云。姚岳。晉永嘉中李成作亂,攻寧州,蠻夷校尉王遜遣岳拒之,大破賊,追至瀘水,不獲而還。遜怒鞭岳,冠裂而卒。時人寃之,為立廟。
昆陽州縣名三泊、易門。
沿革古渠濫州,唐為河東州,蠻謂之巨橋。易門縣,蠻名夷源。
安寧州縣名祿豐、羅次。
沿革漢連然縣也。又名螳螂川,蠻謂阿寧部。羅次縣,蠻名羅部。
景致溫泉。雲南諸郡,湯池一十七所,惟安寧州者為最。石色如碧玉,水清可鑑毛髮。雖驪山玉蓮池遠不及。然風俗混男女雜浴不恥,禁之不能止。
武定路
沿革蠻名落羽部,歸附後立武定路總管府。
和曲州縣名南甸、元謀。
沿革蠻名砲作甸。元謀縣,蠻名華竹,漢語石峽。
祿勸州縣名易籠、石臼。
沿革蠻名法塊甸。易籠縣,蠻名陪場甸。石臼縣,蠻名掌鳩甸。
威楚路 縣名威楚。
沿革蠻名俄鹿,漢、唐為覽州,蒙氏立石桒郡,段氏改白鹿郡,又號威楚部,歸附後立總管府。
鎭南州縣名定邊、石鼓。
沿革古欠舍川,又號和子城。定邊,蠻名南澗。石鼓,漢舊化州也,唐置石鼓驛,蒙氏為石鼓賧。
南安州縣名廣通。
沿革蠻名未蒭。廣通曰路甸。
定遠州縣名南寧。
沿革蠻名目直,後訛為牟州。南寧,蠻名黃蓬宑。
開南州
沿革古拓南也。蒙氏移置銀生府,卽金齒地,領一十二甸。
景致蒙樂山。狀若中國之崆峒,蒙氏封為南嶽。
威遠州
沿革亦金齒地,唐築威遠城,領六甸。
鶴慶路 縣名劔川。
沿革古鶴川也。一名樣工,蒙氏改謀統郡。 國初改鶴州,至元二十二年升路總管府。劔川縣,古劔川也。蠻謂吐蕃賧,近鐵橋城。蒙氏時逐去吐蕃,以白人居之,立義督臉。臉,漢語府也。
景致方丈山,半岩一洞中,有池深不可測,水滴岩下,如方響音,上有石觀音,故又名觀音山。玄化寺。每歲春首,無遠近皆來貼金佛像,今已及三百餘定。
羅羅斯宣慰司建昌置司。
建昌路 縣名中縣。
沿革漢通西南夷,為卭都縣,後置越嶲郡。唐為嶲州,蒙氏為建昌府。蠻名木逵,又謂建都。中縣曰沙麻,漢語良麥地也。
郡名越巂。風土椎髻披髮,《雲南志》:男子--,摘去鬚髯,或髠其髮,佩刀喜鬭。婦人--,裙不過膝,乘馬則並足橫坐。妻女繼立,酋長死無子,則----。不識醫藥,有疾----,惟用男巫,號大奚婆。以雞骨占吉凶,酋長事無巨細皆決之。善造堅利。---甲-刀,有價直數十馬者。標鎗勁弩,置毒其末,沾血立死。 形勝西臨吐蕃。《雲南志》:----,乃漢夷衝要之路。 景致瀘水,水出吐蕃,經建昌、會川,合金沙江。夾岸多高岩、叢葦,渡之如經甑釜,炎氣鬱蒸。孔明渡-,卽此-也。瀘川驛,孟獲城。
建安州 永寧州
瀘州
沿革蒙氏號沙城臉。
禮州 縣名瀘沽。
沿革蠻名龍麽城,一名甸頭城。瀘沽縣曰瀘沽檄,漢語水交流處也。唐移嶲州於臺登,卽此地。
闊州 縣名比舍。
沿革蠻名密納甸,又謂之闊部。
里州
沿革蠻名昔郞甸。
卭部州
沿革古卭部川也。蠻名普古籠。
景致小相公嶺,在州南,四季有雪,石磴崎嶇,往來者以馬力不支,人多徒步,比下山再易屢皆穿。大渡河。源出吐蕃,與馬湖江合,西南烟瘴,惟此與金沙江最為可畏。在卭部、黎州之間。
蘇州
沿革蠻名脫蘇,吐蕃羅羅雜居。
隆州
沿革蒙氏立邊城臉,又謂之大隆城。
德昌路
沿革蠻名葛籠,又謂之屈部。初附後,立路總管府。
景致玉虛沙山。在德昌、會川間,瀘水經其中。煙瘴頗甚,卽漢之瀘津關也。
昌州
景致黑惠江。又名納夷,源出吐蕃,至姚州,合金沙江。
德州
沿革蠻名烏越甸,又謂之亦苴籠。
威龍州蠻名沙過甸。 普濟州蠻名愚甸。
會川路 縣名麻籠。
沿革蠻名籠泥,漢語黃土城也。又名五川。唐開會同府,蒙氏置會川邏。麻籠,漢語安樂城也。
形勝節制西南。唐開府----,蓋衝要之地。景致瀘津關。德昌、會川之間。
永昌州縣名
沿革漢為會川縣,蠻名法歪納。
景致歸依寺。白人立---,故呼是城為--城。
武安州 會通州 姜州
沿革武安,蒙氏為清寧郡。會通,蠻名昔托,又名絳部。姜州,蠻名訥臘,又號捏夷部。
黎溪州
景致金沙江。在州南約百里,山峽間嵐瘴極重,行客過之,雖隆冬皆袒裼流汗,雨中及夜渡則無害。源出吐蕃,經鐵橋城、末些詔,由姚州、武定,過東川、烏蒙,與馬湖合。
栢興府縣名閏鹽、金縣。
沿革蒙氏為香城郡,蠻名賀頭甸。金縣,蠻名如庫部。
烏撒烏蒙等處宣慰司烏撒路置司。
烏撒路領阿都部。
沿革漢、唐朱提郡所治之地,蠻名巴的甸,又謂之沙越。烏撒,蠻酋之祖名也。阿都,地名越章。
風土節氣如上都。《雲南志》:-----,宜牧養,出名馬、牛、羊。 景致盤江江源出烏撒,分兩支焉;一流烏蒙,入叙州;一流越徵,過彌勒州。
烏蒙路領土獠蠻長官司。
沿革蠻名鬭敵甸,其祖阿杓,宋封為烏蒙王。
風土刀耕火種,山田薄少,----。擊齒乃娶,男子十四,-去左右兩-,--。如鹿如猿,其人上下山坂捷-奔-,出入林麓,宛--猱。產笻竹,多小黃蠅。山峽間----,生於毒蛇鱗甲中。嚙人初無所斍也,頃之漸癢。搔卽為瘡,當癢勿搔,以冷水沃之,搽鹽少許,則不為瘡。 景致土獠蠻江,兩山山峽束五百餘里,水中多巨石。湍口峻急如萬馬奔,惟五板小舟可行,容使客二人而水工六人。羅佐關。北臨土獠蠻江,南瞰烏蒙雪山,陡峻萬仭,若登梯然,有一夫當關,萬人莫開之勢。由叙州入雲南要路也。
東川路
沿革蠻名必伴部,又名大羅甸。蒙氏為東川郡。
景致烏龍山。山有十二峯,北臨金沙江。蒙氏封為東嶽。
茫布路
沿革本名亦溪部。祖茫布,宋封西南蕃部巡檢使。
風土產石瓜樹生堅實如石,故名。善治心痛。
益良州又名落居。
曲靖道宣慰司曲靖置司。
曲靖路 縣名南寧。
沿革古曲州、靖州之地。漢為交州,晉置興古郡,唐改南寧州,蒙氏為石城郡,今名烏普籠。南寧縣,漢之味縣也。
景致負金山,山頂有冘水,深尺餘,土人名之硯池。童子於中投具取水,云斈書有成。分秦山,曲靖東南,武侯與蠻曾盟之地。分秦者,漢語會議也。盟誓碑,段氏有國,與三十七部立---,在曲靖北五里。崇眞寺。建於晉代,蒙氏修之,有碑文可讀也。 名宦爨深。晉武時興古太守。爨人之名始此。
陸涼州縣名河納、芳華。
沿革漢同樂縣也。蠻名落溫部,今呼瓦子。河納則古陸涼縣也。
風土四時皆春。芳華縣----,故名。 景致石門。在陸涼西,平壤中石笋森密,周匝十餘里,大者高百仭,參差不齊。望之如林,俯仰側植,千態萬狀,東西行者皆穿其中,故曰--。 人物爨龍顏,字士德,同樂縣人,顓頊之裔。宋為寧州刺史,有碑在河納縣西。爨雲。媿寧州刺史,封同樂縣侯,有碑在陸涼南。
羅雄州 越州
沿革羅雄蠻名落依,又名夜苴。越州,古名也,蠻名弄泥甸,又名普麽部。
馬籠州縣名通泉。
沿革蠻名納苟部。通泉曰易籠,漢語水城也。
占益州縣名交水、石梁、羅山。
沿革蠻名末迷。交水曰易陬籠。
澂江路 縣名河陽、江川、陽宗。
沿革蠻名羅閣,漢語虎跡也。漢為吳州,蒙氏為河陽郡。江川,古江縣也。陽宗,蠻名曰強宗部。
景致湧拔山。不與群山接,高峯獨秀,類齊之華。
新興州縣名研禾、普舍。
沿革蠻名乃甸,唐為大祺州,段氏改溫富州。研禾,蠻名溪甸。
路南州縣名市邑
沿革蠻名落蒙部。市邑則漢、唐故城也。
普安路
沿革蠻名如是部,卽羅氏鬼國地。初附後立總管府,領蠻夷諸甸,近分立鎭寧、永寧、習安三州。
風土冬夏異居,地涉烟瘴,-居磨溪,夏遷黨壁。產水銀丹砂。 景致格孤山。山在普安、普定間,勢極高峻,陟降二百餘里,俗名故二山。
普定府
沿革蠻名普栗部,又謂之羅甸國。
鎭寧州 永寧州 習安州
仁德府縣名為美、歸厚。
沿革蠻名仁的部。為美曰沙立甸,歸厚曰步麽部。
臨安道宣慰司建水州置司。
臨安路 縣名蒙自、河西、嶍峨、通海。
沿革蠻名尼郞,又名阿僰部。蒙氏立通海郡,段氏改秀山郡。河西縣,蠻名旭臘。
風土產酸角。狀如猪牙、皂角,浸水和羹,酸美過於中原法醋。 景致秀山,山有山茶一株,花如木芍藥,中原所未見也。通海湖。秀山臨其上。
建水州 石平州
沿革建水,蒙氏為建水郡,蠻名輸依。石平,蒙氏為石坪邑。
寧州 縣名西沙。
沿革蠻名浪曠,漢、唐為黎州。
景致大相公嶺,以武侯得名,上有武侯廟,陟降百餘里,石徑狹隘,號小險、大險,依層崖俯深谷,人馬不並行,下視白骨縱橫,皆大雪沒脛時墜而死者也。星雲湖。州北。
廣西路
沿革蠻名必羅籠。歸附後立總管府。
風土少水田,宜牧養。出名馬、牛、羊。
師宗州 彌勒州 維摩州
沿革師宗,蠻名抹扎籠。彌勒,名八甸。維摩,名惠麽部。
元江路
沿革蠻名惠籠甸,又謂之因遠部,蒙氏立威遠臉。至元間立總管府,領一十二部。
馬籠部 思摩部 羅槃甸 部日甸
沙才部 尼大部 普通部 普甲部
洛初部 洛泥部 帶威部 帶羊部
金齒百夷諸部
斡尼部歸附後合思他、伴谿、七溪三部,立斡尼路
風土巢居山林其俗----,使用極儉,積貝以百二十索為窖藏地中,死則囑其子曰:「我藏貝凡若干窖,汝取幾處,餘勿發,我來生將用之。」其愚如此。
哈迷部軍民萬戶。 王弄山領屈中、阿馬、阿月三部。
矣尼迦部 沙資部
敎合三部領車部、牙部、空亭部。 納樓部
鐵鎖甸 花角蠻
大甸七十城門甸方二百餘里,蘭滄江經其中入交趾。
刀刀王部 大籠刀蒙部
鍾家部卽繡面蠻也,接蒙信、蒙彭、蒙尤三部。
點燈部胡椒垻 南關甸蒙當甸、蒙麻甸。
徹里路刀連、刀盖、蒙樣、蒙威、蒙凹、蒙列。
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永昌置司。
大理路 縣名太和、雲南。
沿革古名葉楡,南詔之都會也。蒙氏為陽臉,又謂之陽苴咩城。段氏有國號大理。歸附後謂之哈剌章,至元間立總[管]府。太和,卽蒙氏太和城也。雲南縣,古鏡州也。武侯分永昌為雲南郡,張樂進求時五色雲現,州在雲南,故名。
風土善戰喜獵,末些蠻在大理(此)〔北〕,地接吐蕃,依江附險,酋寨星列,不相統攝。----,淫亂無禁,風俗大抵與烏蠻同。地多羊馬,麝香名鐵。 景致點蒼山,在兩關間,脩長百餘里,積雪經春不消。蒙氏封中嶽。九曲山,峯巒攢簇,狀如蓮花,盤曲九折,在洱河東北。西弭河,卽葉楡水,源出鄧川賧北山下,至喜州界與點蒼山合,號龍首,至趙州界與點蒼山合,號龍尾。蒙氏於南北築兩關。雪山,末些詔--,雲南山無出其右者。峯巒如削玉,蒙氏封為北嶽。崇聖寺。在點蒼山下。有三塔,高二百餘尺,製極精巧,唐匠恭韜微義所造。南有載光寺,又西南有上山寺,幽雅之趣非雲南諸寺比。 人物張仁果,漢末居蒙舍川,在諸部南,號南詔,詔,國君也。傳三十三世,為蒙氏所滅。段思平。晉天福中思平滅義寧國楊(貞下)〔干貞〕自立,國號大理,改元僭位,傳二十二世,天兵取之。
永昌府縣名永平。
沿革古哀牢國也。漢為不韋縣,又為永昌郡。永平縣,漢為博南縣,蒙號勝鄉郡。
風土騎馬不鞍,蘭滄以西有蒲蠻,一名撲子,專為盜賊,----,善用勁弩,馳突如飛。產波羅密。實大如瓜,酸甘一種,為煎極佳,又臨安及百夷諸部亦有。 景致金浪山,古博南山也。極為險隘。高黎共山,在永昌、騰衝之間,東臨怒江,西卽麓川江索橋也。蒙氏封為西嶽。哀牢山,孤峯狀如坐人,有三穴,水出其中,中土人以水之盈涸卜歲豐儉。武侯廟,在永昌南十餘里諸葛村,民自謂我諸葛公遺民也。萬箭樹,段氏時撲蠻作盜,出沒於此。故過者射其樹以厭之,至今猶爾,樹高五丈餘,箭鏃如蝟毛然。蘭滄江。在永昌東。源出西蕃,廣五十步,舊用竹索為橋,今有木橋曰霽虹橋,馹騎往來,如履平地。 名宦鄭純漢明時永昌太守。
騰衝府
沿革古越賧也,又名騰越,今訛為鵰窩。蒙氏立軟化府,段氏改騰衝府。
景致龍鳳山,上有神祠,唐杜光庭之子死于此,張羅疋重其才德,為之立廟。羅疋,蒙氏時清平官也。寶蜂山。在府西,古高僧摩竭陀修行所。
蒙化州
沿革古蒙舍川也。細奴羅築龐于圖城於此,號蒙舍詔,唐改陽泒州,段氏為開南縣。
景致禮社江,源出白崖,由蒙舍經威楚盤羅,過金齒入交趾。樣備江。源出劔川,經趙臉過蒙舍。 人物細奴羅。唐貞觀初,---滅南詔,自立稱(里)[王],國號大蒙。雲南建國稱王,自奴羅始。傳二百四十七年,其布燮鄭買嗣篡之。布燮,夷之相也。
鄧川州縣名浪穹、鳳羽。
沿革蒙氏為鄧川邏,一名德源城,又謂之鄧賧,浪穹為寧北臉,鳳羽號鳳羽部。
景致鳳羽山,蒙細奴羅時,鳳止此山。靈應山。諸峯陡絕,中一岩有石觀音像,在浪穹東。
喜州
沿革蒙氏為喜臉。
趙州
沿革蒙氏為趙臉,段氏為天水郡,今以白崖臉、勃弄川合立為州。
景致遍知寺,蒙氏高將軍建,今為名剎。天尊柱。蒙世隆鑄鐵柱,在白崖,高八尺餘,土人歲歲貼金其上,號---。
姚州 縣名大姚。
沿革古弄棟川,漢為姚州,唐置都督府,段氏立統失邏。大姚縣,蒙氏為大姚堡。
風土產白井鹽。雲南鹽井四十餘所,惟姚州白井、威楚黑井最佳。
巨津州
景致華馬山,在鐵橋南絕壁間,石色斕斑,狀類--。鐵橋。在州北,跨金沙江,與吐蕃接界。或云隋開皇中立穴石錮鐵為之。唐破吐蕃,斷--路,卽此地也。
金齒百夷諸路
風土汙俗異常。其人記識無文字,刻木為約。男子文身,去髭鬢眉睫,赤白土以傅面,彩繪束髮黑衣繡履,不事稼穡,唯護小兒。婦人無脂粉,髮分兩髻,衣錦綴珂貝,勒農不輟,產子則抱浴于江,歸付其父,動作如故,雖其雞亦雌卵而雄伏也。風土下濕上熱,起竹樓居瀕江,一日十浴,長幼雜然,淫汙同乎狗彘。其地少馬多牛,桑柘四時可蠶,以金裹兩齒,故名金齒,漆其齒者名漆齒,文其面者為繡面,花脚蠻者文其足,花角蠻者則繡繪,前撮其髮。西南之蠻,百夷最盛,而雜覇無統紀。西接吐蕃,北接交趾,風俗大概相同。產琥珀、犀牛、象、孔雀、紫檳榔、鱗蛇膽,蛇長丈餘,四足。夏秋入水傷人,冬春蟄石穴中,土人殺而食之,取其膽治惡瘡,解大毒,甚貴重之。黃-為上,黑鱗次之。馬金囊。狀類白豆蔻,嚼爛塗惡瘡甚効,或食一枚,飲冷水,卽無所傷。
銀沙邏蕚昌、曹廣甸。
沿革唐銀生府也。蕚昌,古尋傳也。
風土野蠻散居尋傳之西有--,--山谷,無衣服,以木皮蔽体,形貌醜惡,男少女多,一夫十妻,不事農桑,採草木及動物食之。
石甸 柔遠路申賧、穹賧、怒江甸。
鎮康路細賧、枯柯賧、樣賧。
景致潞江。俗名怒江,出路蠻,經鎭康,與大盈江合,入緬中。
麓川路布忙甸。
景致麓川江。出蕚昌,經越賧傍高黎共山,由茫施孟乃甸入緬中。
孟定路景麻甸、孟纏甸。 謀粘路孟凌甸、小苗甸。
木連路蒙雷甸、木索甸、俄麻甸。
木按府木欖甸。 木來府
木朵路木禮甸、不花甸、羅一大甸。
木邦路木都甸、木該甸。 孟愛路孟蘇甸、孟站甸。
南甸路阿賽賧、午眞賧。 雲龍路
鎭西路乾崖、大明賧、渠闌賧。
景致靑石山。山極險惡,在乾崖西。 景致大居江。出騰衝北山下,由南甸,經乾崖合檳榔江,入江頭城,名大盈江。
茫施路怒謀甸、洛索坪、蒲禾賧、大小姑賧。
平緬路卽縹甸。
風土產白氊布,出縹甸及羅必思庄,堅厚縝密類紬然,雲南無貴賤通服之。莎羅樹。大者高三五丈,結子破其殼,中如柳綿,紉以為線,白氊、兜羅綿,皆此為之。
景致檳榔江。出吐蕃,經乾崖、阿共賧,入緬界。
羅必思庄 歹難路蒙鬧甸、蒙索甸。
蒙來路五弟兄、蒙毛甸、蒙忙甸。
蒙連路只迷甸。 順貞路蒙陽甸、木帶甸。
蒙光路蒲東甸、益當甸。 通西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