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覧に戻る

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上
  良吏上

    韋仁壽 ……


……(略)……


  韋仁壽,雍州萬年人也。大業末,為蜀郡司法書佐,斷獄平恕,其得罪者皆曰:「韋君所斷,死而無恨。」高祖入關,遣使定巴蜀,使者承制拜仁壽巂州都督府長史。時南寧州內附,朝廷每遣使安撫,類皆受賄,邊人患之,或有叛者。高祖以仁壽素有能名,令檢校南寧州都督,寄聽政於越巂,使每歲一至其地以慰撫之。仁壽將兵五百人至西洱河,承制置八州十七縣,授其豪帥為牧宰,法令清肅,人懷歡悅。及將還,酋長號泣曰:「天子遣公鎮撫南寧,何得便去?」仁壽以城池未立為辭,諸酋長乃相與築城,立廨舍,旬日而就。仁壽又曰:「吾奉詔但令巡撫,不敢擅住。」及將歸,蠻夷父老各揮涕相送。因遣子弟隨之入朝,貢方物,高祖大悅。仁壽復請徙居南寧,以兵鎮守。有詔特聽以便宜從事,令益州給兵送之。刺史竇軌害其功,託以蜀中山獠反叛,未遑遠略,不時發遣。經歲餘,仁壽病卒。


……(略)……


 

一覧に戻る

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下
  良吏下

    …… 袁滋 ……


……(略)……


  袁滋字德深,陳郡汝南人也。弱歲強學,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結有重名,往來依焉。每讀書,玄解旨奧,結甚重之。無何,黜陟使趙贊以處士薦,授試校書郞。何士幹鎮武昌,辟為從事,累官詹事府司直。部有邑長,下吏誣以盜金,滋察其冤,竟出之。御史中丞韋縚聞之,薦為侍御史,轉工部員外郞。

  貞元十九年,韋皋始通西南蠻夷,酋長異牟尋貢琛請使,朝廷方命撫諭,選郞吏可行者,皆以西南遐遠憚之。滋獨不辭,德宗甚嘉之,以本官兼御史中丞,持節充入南詔使。未行,遷祠部郞中,使如故。來年夏,使還,擢為諫議大夫。俄拜尚書右丞,知吏部選事。

  出為華州刺史、兼御史中丞、潼關防禦使、鎮國軍使,以寬易清簡為政。百姓有至自他境者,皆給地以居,名其居曰義合里。專以慈惠為本,人甚愛之。然百姓有過犯者,皆縱而不理。擒盜輒捨,或以物償之。徵拜金吾衞大將軍,耆耋鰥寡遮道不得進。楊於陵代其任,宣言謂百姓曰:「於陵不敢易袁公之政。」然後羅拜而訣。

  上始監國,與杜黃裳俱為相,拜中書侍郞、平章事。會韋皐歿,劉闢擁兵擅命,滋持節安撫。行及中路,拜檢校吏部尚書、平章事、劍南西川節度使,賊兵方熾,滋懼而不進,貶吉州刺史。俄拜義成軍節度使,百姓立生祠禱之。徵拜戶部尚書,連為荆襄二帥,改彰義軍節度、隨唐鄧申光等州觀察使。逆賊吳元濟與官軍對壘者數年,滋竟以淹留無功,貶撫州刺史。未幾,遷湖南觀察使卒,年七十,贈太子少保。

  滋工篆籀書,雅有古法。因使行,著『雲南記』五卷。嘗讀劉暉悲甘陵賦,嘆其褒善懲惡雖失春秋之旨,然其文不可廢,因著甘陵賦後序。

  子都,仕至翰林學士。


……(略)……



一覧に戻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