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馬相如者,蜀郡成都人也,字長卿。少時好讀書,學擊劍,[1]故其親名之曰犬子。[2]相如旣學,[3]慕藺相如之為人,更名相如。以貲為郞,事孝景帝,為武騎常侍,[4]非其好也。會景帝不好辭賦,是時梁孝王來朝,從游說之士齊人鄒陽、淮陰枚乘、吳莊忌夫子[5]之徒,相如見而說之,因病免,客游梁。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,相如得與諸生游士居數歲,乃著子虛之賦。
[1]索隱呂氏春秋劍伎云「持短入長,倏忽縱橫之術也」。魏文典論云「余好擊劍,善以短乘長」是也。
[2]索隱孟康云:「愛而字之也。」
[3]索隱案:秦密云「文翁遣相如受七經」。
[4]索隱張揖曰:「秩六百石,常侍從格猛獸。」
[5]集解徐廣曰:「名忌,字夫子。」 索隱徐廣、郭璞皆云名忌字夫子。案:鄒陽傳云枚先生、嚴夫子,此則夫子是美稱,時人以為號。漢書作「嚴忌」者,案忌本性莊,避明帝諱改姓嚴也。
……(略)……
居久之,蜀人楊得意為狗監,[1]侍上。上讀子虛賦而善之,曰:「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!」得意曰:「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。」上驚,乃召問相如。相如曰:「有是。然此乃諸侯之事,未足觀也。請為天子游獵賦,賦成奏之。」上許,令尚書給筆札。相如以「子虛」,虛言也,為楚稱;[2]「烏有先生」者,[3]烏有此事也,為齊難;[4]「無是公」者,無是人也,明天子之義。[5]故空藉[6]此三人為辭,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。其卒章歸之於節儉,因以風諫。奏之天子,天子大說。其辭曰:
[1]集解郭璞曰:「主獵犬也。」
[2]集解郭璞曰:「稱說楚之美。」
[3]集解徐廣曰:「烏,一作惡。」
[4]集解郭璞曰:「詰難楚事也。」
[5]集解郭璞曰:「以為折中之談也。」
[6]索隱音假借,與積同音。
……(略)……
相如為郞數歲,會唐蒙使略通[1]夜郞西僰中,[2]發巴蜀[3]吏卒千人,郡又多為發轉漕萬餘人,用興法[4]誅其渠帥,巴蜀民大驚恐。上聞之,乃使相如責唐蒙,因喩告巴蜀民以非上意。檄曰:
[1]索隱張揖曰:「蒙,故鄱陽令,今為郞中,使行略取之。」
[2]集解徐廣曰:「羌之別種也。音扶逼反。」 索隱夜郞、僰中,文穎曰皆西[南]夷。後以為夜郞屬牂柯,僰屬犍為。音步北反。
[3]索隱案:巴、蜀,二郡名。
[4]集解漢書曰「用軍興法」也。
告巴蜀太守:蠻夷自擅不討之日久矣,時侵犯邊境,勞士大夫。陛下卽位,存撫天下,輯安中國。然後興師出兵,北征匈奴,單于怖駭,交臂受事,詘膝請和。康居西域,重譯請朝,稽首來享。移師東指,閩越相誅。右弔番禺,太子入朝。[1]南夷之君,西僰之長,常效貢職,不敢怠墮,延頸舉踵,喁喁然[2]皆爭歸義,欲為臣妾,道里遼遠,山川阻深,不能自致。夫不順者已誅,而為善者未賞,故遣中郞將往賓之,[3]發巴蜀士民各五百人,以奉幣帛,衞使者不然,靡有兵革之事,戰鬭之患。今聞其乃發軍興制,[4] 驚懼子弟,憂患長老,郡又擅為轉粟運輸,皆非陛下之意也。當行者或亡逃自賊殺,亦非人臣之節也。
[1]索隱文穎曰:「番禺,南海郡理也。弔,至也。東伐閩越,後至番禺,故言右至也。」案:姚氏弔讀如字。小顏云「兩國相伐,漢發兵救之,令弔番禺,故遣太子入朝,弔非至也」。
[2]正義喁,五恭反,口向上也。
[3]索隱賈逵云:「賓,伏也。」
[4]索隱張揖曰:「發三軍之衆也。興制,謂起軍法制也。」案:唐蒙為使,而用軍興法制也。
夫邊郡之士,聞烽舉燧燔,[1]皆攝弓[2]而馳,荷兵而走,流汗相屬,唯恐居後,觸白刃,冒流矢,義不反顧,計不旋踵,人懷怒心,如報私讎。彼豈樂死惡生,非編列之民,而與巴蜀異主哉?計深慮遠,急國家之難,而樂盡人臣之道也。故有剖符之封,析珪[3]而爵,位為通侯,居列東第,[4]終則遺顯號於後世,傳土地於子孫,行事甚忠敬,居位甚安佚,名聲施於無窮,功烈著而不滅。是以賢人君子,肝腦塗中原,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。今奉幣役至南夷,卽自賊殺,或亡逃抵誅,身死無名,謚為至愚,恥及父母,為天下笑。人之度量相越,豈不遠哉!然此非獨行者之罪也,父兄之敎不先,子弟之率不謹也;寡廉鮮恥,而俗不長厚也。其被刑戮,不亦宜乎!
[1]集解漢書音義曰:「烽如覆米䉛,縣著桔槔頭,有寇則舉之。燧,積薪,有寇則燔然之。」 索隱熢燧。韋昭曰:「熢,束草置之長木之端,如挈皋,見敵則燒舉之。燧者,積薪,有難則焚之。熢主晝,燧主夜。」字林云:「䉛,漉米籔也,音一六反。」又纂要云:「䉛,淅箕也。」此注是孟康說。
[2]索隱上音奴頰反。
[3]索隱如淳曰:「析,中分也。白藏天子,靑在諸侯也。」
[4]索隱列甲第在帝城東,故云東第也。
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,悼不肖愚民之如此,故遣信使曉喩百姓以發卒之事,因數之以不忠死亡之罪,讓三老孝弟以不敎誨之過。方今田時,重煩百姓,[1]已親見近縣,恐遠所谿谷山澤之民不徧聞,檄到,亟下縣道,[2]使咸知陛下之意,唯毋忽也。
[1]索隱重猶難也。
[2]集解漢書百官表曰:「縣有蠻夷曰道。」 索隱亟音紀力反。亟,急也。
相如還報。唐蒙已略通夜郞,因通西南夷道,發巴、蜀、廣漢卒,作者數萬人。治道二歲,道不成,士卒多物故,費以巨萬計。[1]蜀民及漢用事者[2]多言其不便。是時邛筰之君長[3]聞南夷與漢通,得賞賜多,多欲願為內臣妾,請吏,比南夷。[4]天子問相如,相如曰:「邛、筰、冄、駹者近蜀,道亦易通,秦時嘗通為郡縣,至漢興而罷。今誠復通,為置郡縣,愈於南夷。」[5]天子以為然,乃拜相如為中郞將,[6]建節往使。副使王然于、壺充國、[7]呂越人馳四乘之傳,因巴蜀吏幣物以賂西夷。至蜀,蜀太守以下郊迎,縣令負弩矢先驅,[8]蜀人以為寵。[9]於是卓王孫、臨邛諸公皆因門下獻牛酒以交驩。卓王孫喟然而歎,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,[10]而厚分與其女財,與男等同。司馬長卿便略定西夷,邛、筰、冄、駹、斯楡[11]之君皆請為內臣。除邊關,關益斥,[12]西至沬、若水,[13]南至牂柯為徼,[14]通零關道,[15]橋孫水[16]以通邛都。[17]還報天子,天子大說。
[1]索隱案:巨萬猶萬萬也。案:數有大小二法。張揖曰「算法萬萬為億」,是大數也。鬻子曰「十萬為億」,是小數也。
[2]索隱案:謂公孫弘也。
[3]索隱邛笮之君長。文穎曰:「邛者,今為邛都縣;笮者,今為定笮縣:皆屬越嶲郡。」
[4]索隱謂請置漢吏,與南夷為比例也。
[5]索隱張揖曰:「愈,差也。」又云:「愈猶勝也。」晉灼曰:「南夷謂犍為、牂柯也。西夷謂越嶲、益州。」
[6]索隱張揖曰:「秩四百石,五歲遷補大縣令。」
[7]索隱案:漢書公卿表太初元年為鴻臚卿也。
[8]索隱案:亭吏二人,弩矢合是亭長負之;令縣令自負矢,則亭長當負弩也。且負弩亦守宰無定,或隨輕重耳。案:霍去病出擊匈奴,河東太守郊迎負弩。又魏公子救趙擊秦,秦軍解去,平原君負䪍矢迎公子於界上。
[9]索隱蜀以為寵。華陽國志云:「蜀大城北十里有升仙橋,有送客觀也。相如初入長安,題其門云『不乘赤車駟馬,不過汝下』也。」
[10]索隱小顏云:「尚猶配也。」本或作「當」也。
[11]索隱斯,鄭氏音曳。張揖云「斯俞,國也」。案:今斯讀如字,益郡耆舊傳謂之「斯臾」。華陽國志邛都縣有四部,斯臾一也。
[12]索隱張揖曰:「斥,廣也。」
[13]索隱張揖曰:「沬水出蜀廣平徼外,與靑衣水合也。若水出旄牛徼外,至僰道入江。」華陽國志漢嘉縣有沬水。音妹,又音末。
[14]索隱張揖曰:「徼,塞也。以木栅水為蠻夷界。」
[15]集解徐廣曰:「越嶲有零關縣。」
[16]集解韋昭曰:「為孫水作橋。」
[17]索隱橋孫水通笮。韋昭曰:「為孫水作橋也。」案:華陽國志云「相如卒開僰道通南夷,置越嶲郡。韓說開益州,唐蒙開牂柯,斬筰王首,置牂柯郡」也。
相如使時,蜀長老多言通西南夷不為用,唯大臣亦以為然。相如欲諫,業已建之,[1]不敢,乃著書,籍以蜀父老為辭,而己詰難之,以風天子,且因宣其使指,令百姓知天子之意。其辭曰:
[1]索隱案:業者,本也。謂本由相如立此事也。
漢興七十有八載,[1]德茂存乎六世,[2]威武紛紜,湛恩[3]汪濊,羣生澍濡,洋溢乎方外。於是乃命使西征,隨流而攘,[4]風之所被,罔不披靡。因朝冄從駹,定筰存邛,略斯楡,舉苞滿,[5]結軼[6]還轅,東鄉將報,至于蜀都。
[1]集解徐廣曰:「元光六年也。」
[2]正義高祖、惠帝、高后、孝文、孝景、孝武。
[3]索隱韋昭云:「上音沈。」
[4]索隱攘,卻也,汝羊反。
[5]索隱服虔云:「夷種也。」「滿」字或作「蒲」也。
[6]索隱下音轍。漢書作「軌」。張揖云「結,屈也」。
耆老大夫薦紳先生之徒二十有七人,儼然造焉。辭畢,因進曰:「蓋聞天子之於夷狄也,其義羈縻[1]勿絕而已。今罷三郡之士,通夜郞之塗,三年於茲,而功不竟,士卒勞倦,萬民不贍,今又接以西夷,百姓力屈,恐不能卒業,此亦使者之累也,竊為左右患之。且夫邛、筰、西僰之與中國並也,歷年茲多,不可記已。仁者不以德來,彊者不以力幷,意者其殆不可乎!今割齊民以附夷狄,弊所恃以事無用,鄙人固陋,不識所謂。」
[1]索隱案:羈,馬絡頭也。縻,牛韁也。漢官儀「馬云羈,牛云縻」。言制四夷如牛馬之受羈縻也。
使者曰:「烏謂此邪?必若所云,則是蜀不變服而巴不化俗也。余尚惡聞若說。[1]然斯事體大,固非觀者之所覯也。余之行急,其詳不可得聞已,請為大夫粗陳其略。
[1]索隱張揖曰:「惡聞若曹之言也。」包愷音一故反。又音烏。烏者,安也。
「蓋世必有非常之人,然後有非常之事;有非常之事,然後有非常之功。非常者,固常[人]之所異也。[1]故曰非常之原,黎民懼焉;[2]及臻厥成,天下晏如也。
[1]索隱案:常人見之以為異。
[2]索隱張揖曰:「非常之事,其本難知,衆人懼也。」
「昔者鴻水浡出,氾濫衍溢,民人登降移徙,陭䧢而不安。夏后氏戚之,乃堙鴻水,決江疏河,漉沈贍菑,[1]東歸之於海,而天下永寧。當斯之勤,豈唯民哉。[2]心煩於慮而身親其勞,躬胝無胈,膚不生毛。[3]故休烈顯乎無窮,聲稱浹乎于茲。
[1]集解徐廣曰:「漉,一作『灑』。」 索隱漉沈澹菑。漉音鹿。菑音災。漢書作「澌沈澹灾」,解者云「澌作『灑』,灑,分也,音所綺反。澹,安;沈,深也。澹音徒暫反」。
[2]索隱案:謂非獨人勤,禹亦親其勞也。
[3]集解徐廣曰:「胝音竹移反。胈,踵也。一作『腠』,音湊。膚,理也。胈音魃。」 索隱躬奏胝無胈。張揖曰:「奏,作『戚』。躬,體也。戚,腠理也。」韋昭曰:「胈,其中小毛也。」胝音丁私反。莊子云「禹腓無胈,脛不生毛」。李頤云「胈,白肉也,音蒲末反」。
「且夫賢君之踐位也。豈特委瑣握𪘏[1]拘文牽俗,循誦習傳,當世取說云爾哉!必將崇論閎議,創業垂統,為萬世規。故馳騖乎兼容幷包,而勤思乎參天貳地。[2]且詩不云乎:『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。』[3]是以六合之內,八方之外,浸潯[4]衍溢,懷生之物有不浸潤於澤者,賢君恥之。今封疆之內,冠帶之倫,咸獲嘉祉,靡有闕遺矣。而夷狄殊俗之國,遼絕異黨之地,舟輿不通,人迹罕至,政敎未加,流風猶微。內之則犯義侵禮於邊境,外之則邪行橫作,放弒其上。君臣易位,尊卑失序,父兄不辜,幼孤為奴,係纍號泣,內嚮而怨,曰『蓋聞中國有至仁焉,德洋而恩普,物靡不得其所,今獨曷為遺己』。舉踵思慕,若枯旱之望雨。盭夫為之垂涕,[5]況乎上聖,又惡能已?故北出師以討彊胡,南馳使以誚勁越。四面風德,二方之君[6]鱗集仰流,願得受號者以億計。故乃關沬、若,[7]徼牂柯,鏤零山,梁孫原。創道德之塗,垂仁義之統。將博恩廣施,遠撫長駕,使疏逖不閉,[8]阻深闇昧[9]得耀乎光明,以偃甲兵於此,而息誅伐於彼。遐邇一體,中外提福,[10]不亦康乎?夫拯民於沈溺,奉至尊之休德,反衰世之陵遲,繼周氏之絕業,斯乃天子之急務也。百姓雖勞,又惡可以已哉?
[1]索隱孔文祥云:「委璅,細碎。握𪘏,局促也。」
[2]索隱案:天子比德於地,是貳地也。與己幷天為三,是參天也。故禮曰「天子與天地參」是也。
[3]集解毛詩傳曰:「濱,涯也。」
[4]索隱浸淫。案:浸淫猶漸浸。
[5]集解徐廣曰:「盭音戾。」 索隱張揖曰:「很戾之夫也。」字或作「戾」。盭,古「戾」字。
[6]索隱謂西夷邛、僰,南夷牂柯、夜郞也。
[7]集解漢書音義曰:「以沬、若水為關。」
[8]索隱逖,遠。言其疏遠者不被閉絕也。
[9]索隱曶爽闇昧。三蒼云:「曶爽,早朝也。曶音昧。」案:字林又音忽。
[10]集解徐廣曰:「提,一作『禔』,音支。」 索隱禔福。說文云:「禔,安也。」市支反。
「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於憂勤,而終於佚樂者也。然則受命之符,合在於此矣。[1]方將增泰山之封,加梁父之事,鳴和鸞,揚樂頌,上咸五,下登三。[2]觀者未睹指,聽者未聞音,猶鷦明已翔乎寥廓,而羅者猶視乎藪澤。悲夫!」
[1]索隱張揖云:「在於憂勤佚樂之中也。」
[2]集解徐廣曰:「咸,一作『函』。」駰案:韋昭曰「咸同於五帝,登三王之上」。 索隱上減五,下登三。李奇曰:「五帝之德,漢比為減;三王之德,漢出其上:故云『減五登三』也。」虞憙志林云:「相如欲減五帝之一,以漢盈之。然以漢為五帝之數,自然是登於三王之上也。」今本「減」或作「咸」,是韋昭之說也。
於是諸大夫芒然喪其所懷來而失厥所以進,喟然並稱曰:「允哉漢德,此鄙人之所願聞也。百姓雖怠,請以身先之。」敞罔靡徙,[1]因遷延而辭避。
[1]索隱案:敞罔,失容也。靡徙,失正也。
其後人有上書言相如使時受金,失官。居歲餘,復召為郞。
……(略)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