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(略)……
犍為郡武帝置。雒陽西三千二百七十里。劉璋分立江陽郡。九城,戶十三萬七千七百一十三,口四十一萬一千三百七十八。
武陽有彭亡聚。[1] 資中 牛鞞 南安[2]有魚(泣)[涪]津。[3] 僰道[4] 江陽[5] (荷)[符]節 南廣 漢安
[1]岑彭死處。南中志曰:「縣南二十里彭望山。」益州記曰:「縣有王喬仙處。王喬祠今在縣,下有彭祖冢,上有彭祖祠。」
[2]蜀都賦注曰:「縣之南有五屼山,一山而五里,在越嶲界。」
[3]蜀都賦注曰:「魚符津數百步,在縣北三十里。縣臨大江,岸便山嶺相連,經益州郡,有道廣四五尺,深或百丈,斬鑿之跡今存,昔唐蒙所造。」博物記:「縣西百里有牙門山。」華陽國志曰:「縣西有熊耳峽,南有峨眉山,去縣八十餘里。」
[4]華陽國志曰:「治馬湖江會,水通越巂。舊本有僰人。有荔枝、薑蒟。有[蜀]王(岳)[兵]蘭。李冰燒之崖有五色,赤白映水玄黃。魚從楚來,至此而止,畏崖映其水故也。」
[5]華陽國志曰:「江、雒會,有方[山]蘭祀,江中有大闕小闕。」蜀都賦注云:「沱、潛旣道,從縣南流至漢嘉縣入大穴,中通剛山下,因南潛出,今名復出水是也。」
牂牁郡武帝置。雒陽西五千七百里。十六城,戶三萬一千五百二十三,口二十六萬七千二百五十三。
故且蘭[1] 平夷 鄨[2] 毋斂 談指出丹。[3] 夜郞出雄黃、雌黃。[4] 同並 談稾 漏江 毋單 宛溫[5] 鐔封[6] 漏臥 句町[7] 進乘 西隨[8]
[1]地道記曰:「有(沈)[沅]水。」
[2]地道記曰:「不狼山,鄨水所出。」
[3]南中志曰:「有不津江,江有瘴氣。」
[4]案本傳有竹王三郞祠。
[5]南中志曰:「縣北三百里有盤江,廣數百步,深十餘丈。此江有毒氣。」
[6]華陽國志曰:「有溫水。」
[7]案本傳有桄榔木。地道記有文衆水。
[8]地道記曰:「麋水,西受徼外,東至麋泠,入尚龍谿。」
越巂郡武帝置。陽西四千八百里。十四城,戶十三萬一百二十,口六十二萬三千四百一十八。
邛都南山出銅。[1] 遂久[2] 靈關道[3] 臺登出鐵。[4] 靑蛉有禺同山,俗謂有金馬碧雞。[5] 卑水[6] 三縫[7] 會無出鐵。[8] 定莋[9] 闡[10] 蘇示 大莋 莋秦 姑復[11]
[1]南中志曰:「縣東南數里有水名邛廣都河,從廣二十里,深百餘丈,有魚長一二丈,頭特大,遙視如戴鐵釜狀。」華陽國志曰:「河有唪雋山,又有溫水穴,冬夏常熱。」
[2]華陽國志曰:「有繩水。」廣志曰:「有縹碧石,有綠碧。」
[3]華陽國志曰:「有銅山,又有利慈。」
[4]華陽國志曰:「有孫水,一曰白沙江。山有砮,火燒成鐵。」
[5]華陽國志曰:「有鹽官。濮水出。」
[6]華陽國志曰:「水通馬湖。」
[7]華陽國志曰:「通道寧州,度瀘得[蜻]蛉縣。有長谷石時坪,中有石豬,子母數千頭,長老傳言夷昔牧豬於此,一朝豬化為石,迄今夷不敢往牧。」
[8]郭璞曰,山海經稱縣東山出碧,亦玉類。華陽國志曰:「故濮人邑也。今有濮人冢,冢不閉戶,其中多珠,人不可取,取之不祥。有(元)[天]馬河。(元)[天]馬日行千里。縣有(元)[天]馬祠。民居家馬牧山下,或產駿駒,云(元)[天]馬子也。今(其)有(元)[天]馬逕,厥存焉。河中有銅船,今在,祠以羊可取也。河中見(子)[存]。土地特產好(羣)[犀]牛。東山出靑碧。」
[9]華陽國志:「縣在郡西。度瀘水,賓岡徼白摩沙夷有鹽坑,積薪,以齊水灌而後焚之,成白鹽,漢末夷等皆錮之。」
[10]華陽國志:「故邛人邑,治邛都城。」
[11]地道記:鹽池澤在南。
益州郡武帝置。故滇王國。雒陽西五千六百里。諸葛亮表有耽文山、澤山、司彌瘞山、婁山、辟龍山,此等並皆未詳所在縣。十七城,戶二萬九千三十六,口十一萬八百二。
滇池出鐵。有池澤。[1]北有黑水祠。[2] 勝休[3] 俞元裝山出銅。[4] 律高石室山出錫。盢町山出銀、鉛。 賁古采山出銅、錫。[5]羊山出銀、鉛。[6] (母掇)[毋棳][7] 建伶 穀昌 牧靡[8] 味 昆澤 同瀨[9] 同勞 雙柏出銀。 連然 梇棟[10] 秦臧
[1]澤在縣西,見前書。南中志曰;「池周二百五十里。」
[2]華陽國志曰水是溫泉。又有白蝟山,(淮)[惟]有蝟。
[3]南中志曰:「有大河,從廣百四十里,深數十丈。」地道記曰「水東至(母掇)[毋棳],入橋水。」
[4]華陽國志在河中洲上。
[5]前書曰在縣北。
[6]在縣西。地道記曰:「南烏山,出錫。」
[7]地道記曰:「有橋水,出橋山。」
[8]李奇曰:「靡音麻。」出升麻。
[9]地道記曰:「銅虜山,米水所出。」
[10]地道記:「連山,無血水所出。」
永昌郡明帝永平[十]二年分益州置。雒陽西七千二百六十里。[1]八城,戶二十三萬一千八百九十七,口百八十九萬七千三百四十四。
[1]廣志曰:「永昌一郡,見龍之燿,日月相屬。」
不韋出鐵。[1] 巂唐[2] 比蘇 楪榆[3] 邪龍 雲南[4] 哀牢永平中置,故牢王國。 博南永平中置。南界出金。[5]
[1]華陽國志曰:「孝武置不韋縣,徙南越相呂嘉子孫宗族居之,因名不韋,以章其先人之惡。」
[2]本西南夷,史記曰古為巂、昆明。古今注曰:「永平十年置益州西部都尉,治巂唐,鎮尉哀牢人楪榆蠻夷。」華陽國志曰;「有(同)[周]水從徼外來。」
[3]有河。廣志曰:「有弔鳥山,縣西北八十里,在阜山,衆鳥千百羣共會,鳴呼啁哳,每歲七月、八月晦望至,集六日則止,歲凡六至。雉雀來弔,特悲。其方人夜然火伺取,無嗉不食者以為義鳥,則不取也。俗言鳳皇死於此山,故衆鳥來弔。」地道記有澤,在縣東。
[4]南中志曰:「縣西高山相連,有大泉水,周旋萬步,名馮河。縣西北百數十里有山,衆山之中特高大,狀如扶風太一,鬱然高峻,與雲氣相連結,因視之不見。其山固陰沍寒,雖五月盛暑不熱。」廣志曰:「五月霜雪皓然。」
[5]華陽國志曰:「西山高三十里,越[山]得蘭滄水,有金沙,洗取融為金。有光珠穴。」廣志曰:「有虎魄生地中,其上及旁不生草,深者四五八九尺,大者如斛,削去外皮,中成虎魄如升,初如桃膠凝堅成也。」
廣漢屬國(都尉)故北部都尉,屬(蜀)[廣漢]郡,安帝時以為屬國都尉,別領三城。戶三萬七千一百一十,口二十萬五千六百五十二。
陰平道 甸氐道[1] 剛氐道[2]
[1]華陽國志曰:「有白水,出徼外,入漢。」
[2]華陽國志曰:「涪水所出,有金銀鑛。」
蜀郡屬國故屬西部都尉,延光元年以為屬國都尉,別領四城。戶十一萬一千五百六十八,口四十七萬五千六百二十九。
漢嘉故靑衣,陽嘉二年改。有蒙山。[1] 嚴道有邛僰九折坂者,邛(刻)[郵]置。[2] 徙[3] 旄牛[4]
[1]華陽國志曰:「有洙水,從邛來出岷江,又從岷山西來入江,合郡下靑衣江入大江,土地多山。」蜀都賦曰「廓靈關而為門」,注曰山名也。地在縣南。
[2]山海經曰「崍山,江水出焉」,郭璞曰「中江所出也」。華陽國志曰:「道至險,有長嶺若棟,八渡之難,楊母閣之峻,昔楊氏倡造作閣,故名焉。邛崍山本名邛莋,故邛人、莋人界也。巖阻峻,迴曲九折,乃至山上,凝冰夏結,冬則劇寒,王陽行部至此退。」
[3]華陽國志曰:「出丹砂、雄雌黃、空靑、靑碧。」
[4]華陽國志曰:「旄,地也,在邛崍山表。邛人自蜀入,度此山甚險難,南人毒之,故名邛崍。有鮮水、若水,一名洲江。」
犍為屬國故郡南部都尉,永初元年以為屬國都尉,別領二城。戶七千九百三十八,口三萬七千一百八十七。
朱提[1]山出銀、銅。[2] 漢陽
[1]南中志曰:「縣有大淵池水,名千頃池。西南二里有堂狼山,多毒草,盛夏之月,飛鳥過之,不能得去。」蜀都賦注曰:「有靈池在縣南數十里,周四十七里。」
[2]案前書,朱提銀重以八兩為一流,直一千五百八十,他銀一流直一千。南中志曰:「舊有銀窟數處。」諸葛亮書云:「漢嘉金,朱提銀,採之不足以自食。」
……(略)……
南海郡 武帝置。雒陽南七千一百里。七城,戶七萬一千四百七十七,口二十五萬二百八十二。
番禺[1] 博羅[2] 中宿 龍川 四會 揭陽 增城有勞領山。
[1]山海經(注)「桂林八樹,在賁禺東」,郭璞云今番禺。
[2]有羅浮山,自會稽浮往博(羅)山,故置博羅縣。
蒼梧郡 武帝置。雒陽南六千四百一十里。十一城,戶十一萬一千三百九十五,口四十六萬六千九百七十五。
廣信[1] 謝沐 高要 封陽 臨賀 端谿 馮乘 富川 荔浦 猛陵[2] 鄣平[3]
[1]漢官曰:「刺史治,去雒陽九千里。」
[2]地道記曰:「龍山,合水所出。」
[3]永平十四年置。
鬱林郡 秦桂林郡,武帝更名。雒陽南六千五百里。十一城。
布山 安廣 阿林 廣鬱 中溜 桂林 潭中 臨塵 定周 增食 領方
合浦郡 武帝置。雒陽南九千一百九十一里。五城,戶二萬三千一百二十一,口八萬六千六百一十七。
合浦 徐聞[1] 高涼[2] 臨元 朱崖
[1]交州記曰:「出大吳公,皮以冠鼓。」
[2]建安二十五年,孫權立高梁郡。
交趾郡 武帝置,卽安陽王國。雒陽南萬一千里。十二城。
龍編[1] 羸備[2] (定)安[定][3] 苟漏[4] 麊泠 曲陽 北帶 稽徐 西于 朱鷹 封谿建武十九年置。[5] 望海建武十九年置。
[1]交州記曰:「縣西帶江,有仙山數百里,有三湖,有注、沆二水。」
[2]地道記曰:「南越侯織在此。」
[3]交州記曰:「越人鑄銅為船,在江潮退時見。」
[4]交州記曰:「有潛水牛上岸共鬭,角軟,還復出。」
[5]交州記曰:「有隄防龍門,水深百尋,大魚登此門化成龍,不得過,曝鰓點額,血流此水,恆如丹池。有秦潛江,出嘔山,分為九十九,流三百餘里,共會於一口。」
九眞郡 武帝置。雒陽南萬一千五百八十里。五城,戶四萬六千五百一十三,口二十萬九千八百九十四。
胥浦 居風[1] 咸懽 無功 無編
[1]交州記曰:「有山出金牛,往往夜見,光曜十里。山有風門,常有風。」
日南郡秦象郡,武帝更名。雒陽南萬三千四百里。五城,戶萬八千二百六十三,口十萬六百七十六。
西卷 朱吾[1] 盧容[2] 象林[3] 比景[4]
[1]交州記曰:「其民依海際居,不食米,止資魚。」
[2]交州記曰:「有採金浦。」
[3]今之林邑國。
[4]博物記曰:「日南出野女,羣行不見夫,其狀皛且白,裸袒無衣襦。」
右交州刺史部,郡七,縣五十六。[1]
[1]王範交廣春秋曰:「交州治羸備縣,元封五年移治蒼梧廣信縣,建安十五年治番禺縣。詔書以州邊遠,使持節,幷七郡皆授鼓吹,以重威鎮。」
……(略)……